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

tangyuzhuandiao:

 


中华文化历史悠久,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精髓,不仅结构合理而且更讲究建筑美。有精致的屋外装饰,也有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,这些建筑装饰图案不仅美化了建筑构件,并且给建筑赋予深刻的精神内涵。


从佛教的莲花、飞天、到盛唐华丽富贵的牡丹,从民间福禄寿禧到皇家的龙凤呈祥,我们可以看出,这其中都蕴含着吉祥的含义,寄托着人们多未来美好的追求与向往,这种建筑装饰的吉祥图案,既满足人们心里需要,同时又给予人们审美的愉悦,让人的物质生活与心灵精神结合为一。


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将吉祥语与图案结合,以人物、走兽、花鸟、民间谚语、神话传说等为题材,通过比拟、双关、谐音、象征等手法,创造出图像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。


    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,龙、凤、麒麟、鹿、蝙蝠等祥禽瑞兽是很常见的动物题材,是人们祈福愿望的强烈表现,在建筑山墙、地面拼花、门窗装饰上都有体现。龙,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,象征威武奋发、勇往直前所向披靡、无所畏惧的精神。龙在装饰中,还有吉祥、辟邪的含义。《二龙戏珠》(图1)是很好看的一种建筑装饰图:“画面上,双龙各居一半。龙是升龙,张口旋身,回首相望,周围瑞云朵朵,一派祥和之气。”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 - 唐语砖雕 - 唐语砖雕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二龙戏珠-唐语砖雕)


 有龙必有凤。“凤,神鸟也。”古人赋予它全身各部位以深刻的吉祥寓意。在百姓的眼里凤凰象征着高贵、喜庆和吉祥。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见(凤凰)则天下大安宁”。百姓将凤凰视为预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鸟。因此,在生活中,常常用凤凰作装饰图案。


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 - 唐语砖雕 - 唐语砖雕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凤纹线-唐语砖雕)


龙凤饰可以说是帝王的专利,在日常的生活之中,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操,广大劳动人民对建筑装饰也有强烈的需求,因而形式多样的内容也就出现了。宗教建筑,园林建筑,民居(宗族建筑和住宅)在生活中是大量的,代表人们的不同生活需要,因为它们的性质不同,其装饰图案的题材也就有不同的倾向,但是愿望追求上却有意外的相似:都是“福、禄、寿、雅、善、美”的向往。至于表现在建筑上,以砖雕,雕刻、彩画的形式为多。可能因为雕刻与彩画更能通俗与多样地表达出来,更易为广大劳动人民所领悟与传颂的缘故。如松鹤延年,图案为鹤和松树。


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 - 唐语砖雕 - 唐语砖雕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松鹤延年-唐语砖雕)


《字说》:“松百木之长”;《礼·礼器》:“松柏之有心也,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”。松,代表长寿象征之外,还作为有志、有节的象征。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,也有志节高尚之意。


松为万年不老,鹿为千年仙兽,祥云为神仙所驾之云;其寓意多达数层:一曰松鹿同春,富贵长寿。二曰灵芝外形与如意头相似,故代表“如意”,三曰福禄共融,鹿为福禄,祥云为渊源共生,和谐共融。


 如意,是一种器物,梵语叫“阿那律”。它最早是僧人传经时记写要点的备忘工具。又叫搔杖、爪杖,是人们用来搔后背痒痒的工具。因为它的名字、形状吉祥,因造型玲珑别致、做工精美、用料讲究,故而成为封建社会权势和富贵的象征,受到皇亲国戚、达官贵人的青睐,常被用作贺婚、祝寿的颂祝品。


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 - 唐语砖雕 - 唐语砖雕


 


(灵芝/如意-唐语砖雕)


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 - 唐语砖雕 - 唐语砖雕


(事事如意-唐语砖雕)


五福捧寿。图案为五只蝙蝠一寿字。《书·洪范》:“五福: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攸好德,谓所好者德;考终命,谓善终不横夭。还有“五福临门”的图案。


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 - 唐语砖雕 - 唐语砖雕


(五福捧寿-唐语砖雕)


八仙过海。图案为八个仙人皆持宝器,下有大海波涛。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,有铁拐李、汉钟离、张果老、何仙姑、吕洞宾、蓝采和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八仙故事多见于唐、宋、元、明文人的记载。“八仙庆寿”、“八仙过海”的故事流传最广,传说,八仙在庆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,各用自己的法宝护身为舟,竞相过海,以显神通。


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 - 唐语砖雕 - 唐语砖雕


(八仙过海-唐语砖雕)


总而言之,传统的建筑装饰图案,其文化价值极高,是一本生动的文化图集,它既装饰着建筑,又记录了文明,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。随着后现代思潮的盛行,本土特色的回归,传统装饰有了新出路,我们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成果,另一方面要创新,创造更多更好装饰图案,令我们的建筑更具地方特色,更具中国味道。

评论
热度(2)